分享王勝忠老師的臉書粉絲專頁
這裡有非常多關於教學的相關訊息及教學紀錄
歡迎大家來瀏覽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rolex516888/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關鍵字思考」,簡易又有效率!!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關鍵字思考」,簡易又有效率!!
王勝忠 20170317
分享一下在許多時候都可以派上用場的關鍵字思考的口語表達方式。
許多教育專有名詞及現在時下大家常常掛在嘴邊或是期刊雜誌上常出現的流行語,其實都可以拿來作為回答問題時的關鍵字,並且藉此來進行關鍵字思考。這邊提到的關鍵字像是「有效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跨界」、「混齡」、「實驗教育」、「多元」。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平常我們的思考都是屬於直覺式的思考,想到什麼就想什麼,以致於在回答問題時,只要不緊張,對於問題的核心能夠掌握,都能夠答,但是仔細回顧回答的內容,就顯得平鋪直敘,沒有特別的亮點,也看不到特別獨到的見解,因此,需要以一個主軸來貫穿,讓回答的內容可以圍繞在一個重要概念上,這時候「關鍵字思考」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如果說題目問你說,「可否請您分享你的班級經營方式?」或是「請您談談班級經營的重要性」,這時候就可以透過關鍵字思考的方式來進行擬答。
例如分享自己的班級經營方式,這時候就可以扣緊「多元」及「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因為學生來源不一,家庭背景也不同,在一個近三十人的班級裡,老師的班級經營方式必須採用多元,才能迎合所有學生的心理及個性需求。
另外,還可以從相對性的思考方式來提出例外,大原則是多元,但是有例外,如某些層面一定式「單一方式」,如老師在對於學生沒有繳交回家作業時,或是當學生犯錯時的原則,則是不會輕易改變,會堅持到底,如此一來,這樣的回答方式就可以先講到大原則,然後再講到特別的地方,關注到全部,也提示到重要的局部,及重要的點。這樣的回答方式既可以回答到廣度,也可以顧及到深度,將老師的班級經營有系統的回答給提問者知道。多元講的是普遍性,單一講的是獨特性,這樣可以提出重點,讓聽得人印象深刻。
在談論班級經營的重要性時,可以透過關鍵字思考,當然這裡可以採行的關鍵字非常多,如「有好的班級經營,才有穩當的課堂教學」;這時候在回答時可以扣緊主題來進行論述,有理有據的侃侃而談,談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自己實際的課堂際遇,藉此來凸顯自己是有班級經營能力的老師,最後讓聽的人可以感受到班級經營的重要性。另外,例如「以領導代替管理」,這時候就可以強調老師的領導風格,從不同面向來探討班級經營的重要性,其中又以老師的領導更為重要,老師就像是班級的領頭羊,「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喜愛看書閱讀的老師,就會培養出喜愛看出閱讀的學生。
簡單的關鍵字思考,可以讓你在短時間裡,進行擬答的構思,如果還可以善用「正」「反」「合」的回答技巧,則可以更讓聽你回答的人覺得你的回答非常有系統,且相當符合邏輯,藉此達到讓聽者眼睛為之一亮的的目標,讓你的回答既有內容,又有亮點。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口試致勝的關鍵--「審題」
口試致勝的關鍵--「審題」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審題,為什麼要審題?
審題就可以知道題目本身字面上的涵義,要了解字面上的涵義之外,也要了解題意背後的出題者的動機,一般人只能了解字面上的涵義,會自己去解讀,如果你厲害一點的話,就會去想看看為什麼會出這道題,這道題的用意是什麼,你稍微想一想,原來這題是要問我的是什麼,我了解了,就把握這樣的想法,胸有成竹的來進行回答,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主題叫審題。
舉例來講,上次我們提到口試題目的十三種類型,剛才你們所進行的第一題口試練習題目叫做何謂教室觀察?你會如何運用教室觀察來改進教學。
整個題目包含二個問號,也就是說至少你要回答兩個問題,那這兩個問題,我們上一講在講題型的時候,就已經有告訴大家了,我們簡單的來歸納一下,裡面說到何謂教室觀察?上次我們在講口試開講第四講的時候,第十三項有告訴大家口試題目的何謂題,何謂題的重點是要能夠知道這個題目的專有名詞,一個理論或一個專有名詞,那這題是教室觀察,它是一個新興的專有名詞,以前可能沒有存在,可是現在出現了,那以前沒有現在有,就代表它的重要性,它為什麼會被提出來,與我們現在時事的教育潮流去連結,比如說講到教室觀察,剛才我們參與練習試答的老師有提到,說就是跟教師專業發展有關,就是跟觀課有關,就是跟入班觀察有關,剛才又有提到在學習共同體中有公共性,公共性是藉由大家互相看,大家互相學習,用這樣的方式來精進你的教學,這些方式都可以去連結,所以你馬上要去聯想這個題目跟我自己所了解的所有跟教育有關的理論、實際,跟你所做過的事情去做連結,然後來進行回答,且是完整的回答。以上所與大家分享的這些內容就是在探討口試的致勝關鍵--審題。
口語表達開講之忘與記
口語表達開講
忘記
答題練習的時候你會整理很多資料,要將這麼多資料都呈現不容易,所以你會害怕是否有沒回答完整的地方,比如說有三點,但是就是只能說出二點,害怕第三點說不出來,此時你不要害怕說我忘記了,答案是沒有辦法全部背起來的,擔心自己在口試時答不好?在此分享一個好方法,就是忘記,你要把握兩個字,「忘」、「記」。
你要忘掉你所得到的所有資料,你要把所有找到的資料背起來是不可能的,當答案有三點時,你會怕講了兩點之後你忘記了第三點,此時你就會緊張,所以你要忘掉你所蒐集到的資料,但是你要記得你所蒐集到資料裡面的key word關鍵字,還有你答題的脈絡,只要帶著你的脈絡,你就有辦法把整個題答好,這就是我所說的「忘」、「記」。
記得你千萬不要把所有找到的資料都背起來,這樣的方式並沒有用,你該忘掉硬背的部分,只要把重點內容消化掉,並作筆記即可,如此一來你就有辦法忘掉所以內容了,接下來你要記得,記得重點,你整理出來的重點,還有你自己的答題脈絡,如此一來你就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面對所有的問題,你就有辦法從容的回答,並且回答得完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