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六休一的概念 做滿做好的想法 做中學習的收穫
雖然是連續假期,但生理時鐘還是讓我在清晨準時醒來。
早晨與好友相約討論教學現場的日常與教學省思紀錄,剛好將我硬碟裡的資料與其分享,看看我平常的教學軌跡,充分利用早餐時間進行對話,教育議題的關注,都是我們討論的焦點。
然後開啟今天的第一場分享,分享的主題是思考與表達。
下午驅車到羅布森聽國珍老師分享閱讀素養繼續對談,從我的獨特我看見這本書的選編,到閱讀理解策略的分享,再到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培養。其中國珍與他兩位孩子的親子閱讀互動歷程最是精彩,當熟悉的故事不再是只有千篇一律的故事結局時,熟悉故事內容的讀者會有意想不到的好奇心與閱讀樂趣出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教學生閱讀理解是從老師的觀點來教學生閱讀理解,如果能夠從學生的觀點來教閱讀理解,則學生的閱讀理解會大大的不同。
另外 男孩與女孩的閱讀理解也不相同,透過文字的閱讀,在客觀的訊息上會有主觀的投射,反映閱讀者的心理,釋放出語意訊息的多面性,從讀者視角來探討閱讀理解,十分有趣。
國珍老師擅長講故事,文本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故事,國珍老師在分享這個文本的時候,又透過許多的故事的分享來讓聆聽者進行閱讀理解,從後設認知的角度來談文本,從具體的生活故事來分享心情,用故事來說裡,且能說到聽者的心坎裡。聽國珍老師分享是享受,與國珍老師一起進行閱讀理解的專業對談更是一大享受。
對談的精彩度在於主題不設限,與談者的生活經驗與學術養成就是讓對話豐富的主要關鍵,從閱讀理解橋接到學生的學習,再到教學現場的概念轉換,可以強烈感受到莊老師教學的專業。
對談可以分享經驗,透過提問可以立即解答內心的疑惑,若可以從他人的話語之中對應自己的過往經驗,給予回饋並再進一步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很棒的學習歷程,因為可以再最短的時間裡得到最大的收穫,這就是學習的樂趣。很高興在假期的第一天就可以有如此豐厚的啟發與收穫。
今天上午我的分享與下午的對談剛好相輔相成,讓我知道不足以及可以繼續精進學習的方向,即如蘇格拉底所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因為不知道而想知道,於是有了學習動機,然後投入就會有收獲,感謝國珍的分享,讓我找到了學習的新方向,因為我看見,然後我思考,進而我理解,最後我超越了原來的我自己,這是正向的循環,也是進步的歷程。
最後 ,分享黃國珍老師的好書<你的獨特,我看見>,這是一本老師與學生都可以閱讀的好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