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鼓舞孩子,獲支持,因有成就感,獲學習動機。

鼓舞孩子,獲支持,因有成就感,獲學習動機。
弱勢孩子從學習中逃走,因無學習動機。其中,可以立即獲成就感的方式,就是改變評量的方式,勿用考試,用分組合作學習的評量方式。以小組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使其獲得成就感。讓每位學生覺得自己可以做到,進而願意主動參與。
再加上同儕的鼓舞,讓他有夥伴,彼此互為鷹架,大家一起玩、大家一起做、大家一起完成任務,獲得老師的肯定。用這樣的方式,鼓舞孩子,讓他知道他也是可以成功,他也是可以學習,讓他這樣的方式還愛上學習、喜歡學習。
在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有幾個孩子是很特別的,他原本對於學習是不喜歡的,是逃避的,但我必須讓他對於學習還是可以產生希望,所以我用完不一樣的方式,我告訴孩子說『沒關係,老師幫你』。課堂上,他不會,沒關係,老師幫你。我找到一些教具,我找到一些好朋友,讓他成為他同儕教練的好朋友,讓他下課後留下來,老師特別關照他,問他哪裡有需要幫忙。
課堂上,我不再是用紙筆測驗,而是用分組合作學習。讓他完成任務,他也可以為小組分數有所貢獻。因為不能永遠依靠同儕學習,必須要能夠獨立學習。從合作到獨學,才能知道學生是否學會。我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動機,讓他知道他是可以成就的。
不斷給予鼓舞,相信自己做得到,自然就能做得到。老師的視野多寬廣,孩子的成就就有多高。我相信我的學生做得到,我在我的教學現場,看到我的孩子漸漸地喜歡上學習了。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素養導向的語文課堂創意教學

週五就是要來撰寫一下教學紀錄
今天的課程很有趣,小朋友都喜歡,在此寫下紀錄與大家分享。
今天下午的課程內容是教學生照樣寫短語,然後進行古體詩中的短句創作,考驗的是學生上下文閱讀後的因果句創作,以及進行整體文意的結尾。
之前網路上很流行將<寫作業>這三個字放到許多的古體詩中,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李白的<靜夜思>,網路上kuso 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寫作業。 這樣的改寫讓整個文意變得不一樣,卻又蠻有意思的,於是我就以這樣的方式列舉了好幾首詩來讓學生將寫作業這三個字放到最後一句的結尾來試看看是否前後文意合理且富含韻味,一試學生開心得不得了,紛紛還要求可否轉換套入<吃便當>,畢竟大家喜歡吃東西勝做寫作業,於是師生們興致高昂,開始吟詩作對,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吃便當。大家笑哈哈,還要一首,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吃便當。又是一次哄堂大笑,仔細想想,看看整首詩前後的文字及邏輯,竟然也說得通喔!! 如此一來引起學生們學習莫大的動機,這時老師一定要乘勝追擊。
順便教學生有關於押韻的基本知識,也讓學生挑戰用閩南語來朗讀古體詩,因為念起來實在是太有趣了,也因此學生們捧腹大笑,有些語詞平時真的太少用了,所以學生不會說,文讀白讀也有區別,因此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
最後當然後來將生活教育融入在語文教學之中,
從古體詩的改編,到將生活情境融入詩的創作教學之中,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素養,也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加強班級經營。
我在黑板上寫下台語五言絕句的創作思考兩個版本,一個是消極思考的版本,一個是積極思考的版本。
上課要專心
勿通亂講話
老師若生氣
你就 ? ? ?
這是消極思考版本的因果句
上課要專心
勿通亂講話
規矩守本份
大家 ? ? ?
這樣的閩南語詩創作我讓學生先自行填入合適的文字,然後再讓小組同學彼此討論分享,最後再與全班同學分享。
我導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這是班級經營融入語文教學的創意教學方式,因為學生已經認真在思考了,所以會往積極正向去思考,營造班級良好的上課氣氛。
學生各種答案都有,相當有創意。
最後當然要跟生活結合,我透過交通安全來進行設計,讓學生寫入合適的文字,一樣是閩南語的詩創作,一個消極思考,一個積極思考,都要要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騎車要注意
勿通兩邊看
一個不注意
就會 ? ? ?
藉此來提醒學生騎腳踏車要專心。
騎車要注意
戴好安全帽
若是有注意
就會 ? ? ?
由於前面的教學活動架構良好的鷹架,學生願意嘗試進行限制性的文字創作,也讓學生多多思考,這樣的引導,學生都能產出文字,並且檢核前後文的邏輯性,還有整體文意的完整性,趣味十足!!
從學生的回饋與互動,還有下課時的抽樣調查,學生很喜歡今天這一堂課,分享給大家。

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會進行專題演講

兩年前的今天下午在忙完學校的事情後到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會進行專題演講
講題:<創意翻轉教學~老師你可以這樣教>。

感謝台中教育大學系學會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可以在這麼多未來的老師面前分享我在教育現場的教學以及想法,現場來了好多師長,彩岫系主任,榮華老師,延興老師,元萱老師,以及佈滿會場的所有教育系的學生。

從大學時代就有一個夢想,如果可以在大學週會時對著滿滿的大學生進行專題演講,那一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今天,我讓我大學時代的夢想實現了! 整個演講會場滿滿的大學生,雖然我今天身體微恙,聲音狀況不是很好,但是我還是使出渾身解數,賣力的演出,就是要將教育熱情讓所有師培生都能感受到,讓熱情感動熱情,一起為台灣的教育努力。

昨晚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在短時間內讓大學生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學習,最後想想還是以自己過往的實際教學案例作為分享的主軸,然後將目前正在進行的品德創意翻轉教學的現況及學生的反應作為真實佐證,來說明我所謂的創意翻轉教學是什麼。

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是,最後的Q&A時間,好多學生主動提問,特別是大一大二的學生,都能夠回想過去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及未來該如何準備自己的教學,然後提出具有深度的問題,受限於時間的不足,無法讓所有學生暢所欲言提出疑問,然後我來一一回答,只好請在場的大學生透過網路及臉書與我進行對話,這是科技帶來的便利,學習不會僅限於課堂上,只要有學生的地方就會有教學,透過網路,隨時都可以解答疑惑。

最後演講結束時,我在畫面上呈現一行字,<一個承諾,一輩子的堅持!>我願意為了學生,為了教育,許下承諾,我會持續以學生為中來進行教學,且持續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

演講結束時,獲得滿滿在場聽講學生的掌聲,這是對演講者最大的肯定,謝謝中教大教育系,謝謝所有與會的師長與同學。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閱讀理解,思考與表達

做六休一的概念 做滿做好的想法 做中學習的收穫


雖然是連續假期,但生理時鐘還是讓我在清晨準時醒來。


早晨與好友相約討論教學現場的日常與教學省思紀錄,剛好將我硬碟裡的資料與其分享,看看我平常的教學軌跡,充分利用早餐時間進行對話,教育議題的關注,都是我們討論的焦點。


然後開啟今天的第一場分享,分享的主題是思考與表達。


下午驅車到羅布森聽國珍老師分享閱讀素養繼續對談,從我的獨特我看見這本書的選編,到閱讀理解策略的分享,再到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培養。其中國珍與他兩位孩子的親子閱讀互動歷程最是精彩,當熟悉的故事不再是只有千篇一律的故事結局時,熟悉故事內容的讀者會有意想不到的好奇心與閱讀樂趣出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教學生閱讀理解是從老師的觀點來教學生閱讀理解,如果能夠從學生的觀點來教閱讀理解,則學生的閱讀理解會大大的不同。


另外 男孩與女孩的閱讀理解也不相同,透過文字的閱讀,在客觀的訊息上會有主觀的投射,反映閱讀者的心理,釋放出語意訊息的多面性,從讀者視角來探討閱讀理解,十分有趣。


國珍老師擅長講故事,文本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故事,國珍老師在分享這個文本的時候,又透過許多的故事的分享來讓聆聽者進行閱讀理解,從後設認知的角度來談文本,從具體的生活故事來分享心情,用故事來說裡,且能說到聽者的心坎裡。聽國珍老師分享是享受,與國珍老師一起進行閱讀理解的專業對談更是一大享受。


對談的精彩度在於主題不設限,與談者的生活經驗與學術養成就是讓對話豐富的主要關鍵,從閱讀理解橋接到學生的學習,再到教學現場的概念轉換,可以強烈感受到莊老師教學的專業。


對談可以分享經驗,透過提問可以立即解答內心的疑惑,若可以從他人的話語之中對應自己的過往經驗,給予回饋並再進一步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很棒的學習歷程,因為可以再最短的時間裡得到最大的收穫,這就是學習的樂趣。很高興在假期的第一天就可以有如此豐厚的啟發與收穫。


今天上午我的分享與下午的對談剛好相輔相成,讓我知道不足以及可以繼續精進學習的方向,即如蘇格拉底所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因為不知道而想知道,於是有了學習動機,然後投入就會有收獲,感謝國珍的分享,讓我找到了學習的新方向,因為我看見,然後我思考,進而我理解,最後我超越了原來的我自己,這是正向的循環,也是進步的歷程。



最後 ,分享黃國珍老師的好書<你的獨特,我看見>,這是一本老師與學生都可以閱讀的好書。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道德教育在台日的實施

道德教育在台日的實施

道德教育研討會上聽日本學者講日本未來的道德教育課程改革,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將成為special subject, 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看到日本在道德教育上的許多新的課程及教學策略,尤其是抽象難以檢核道德教育成效的評量機制,一定有很多值得借鏡之處。

日本在推動道德教育,在學校裡透過各種生活教育的落實來進行良好的品德養成,實踐在澆花,擦地板,掃地,寵物照顧等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從小事的關注重視開始,全方面實施,就是要讓學生喜歡學校的各種教學活動。

這讓我想到道德教育的翻轉教學,品德教育的翻轉教學,雖然沒有設科教學,但是學校生活當中無處不可學習品德,品德教材可以說是俯拾即是,只要用心,生活教育就可以是品德教育。

在研討會上,我仔細想想,其實我在學校推動的有品好兒童課程與教學方案就是創新的品德教育翻轉教學案例,想來真是開心,我告訴自己,對的事一定要堅持下去。

今天在研討會上聽到的內容跟我在學校裡推動的生活式品德教育可以說是互相呼應,並非刻意教學,只是讓好的習慣成為自然,讓學生透過學習可以變得更好,這也是學校教育的功能。未來更可以透過生活教育來讓學生多些思考,多些討論,多些批判,讓學生在價值衝突的年代,學習如何接納不同觀點,學習與他人相處共識,讓未來可以邁向幸福美好的人生。

#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客製化的研習主題分享

準備一場研習分享要花多少心思? 尤其是一場客製化的研習主題分享。
從問題的聚焦,參與對象的組成,到聽講者的興趣主題,到研習分享的方式,還有該準備哪些內容,這都是接到一場研習分享任務時必須要考量的。
今天的輔導團到校客製化協作服務我分享我的課堂臨床教學,從本學期開始我的創課歷程及教學活動。
我設定的主題是學生本位素養導向的有效教學,企圖從不一樣的教學活動切入,讓學生有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從學生的學習情形觀察開始,紀錄學生的學習表現及學習困難的地方,擬定策略,然後開始安排各種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帶著研究意味來進行教學,希望可以從自己的臨床教學找到幫到學生有效學習的好方法。
今天剛好有機會到其他學校與老師們分享,我先發給老師們我撰寫的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的分析文章讓老師們閱讀,點出學生的學習困難點為何?然後我們透過實作,讓老師體驗我課堂裡讓學生進行的操作方式教學活動,讓每一位夥伴都可以參與,最後再回到我的分享簡報。
一開始擔心這樣的研習分享方式老師們會不習慣,幸好漸入佳境,最後大家一起玩,一起討論回饋,然後發想,用這樣的方式學習,效果還不錯喔!!
今天的研習分享是客製化的設計,當然,研習分享結束就是我修正研習分享內容的開始,繼續創課,然後進行教學研究,這是教學進行的歷程,也是具有行動研究意味的教學方案,記錄著我的教學構思及創意,還有學生的學習,希望到學期末這樣的學生本位素養導向教學活動歷程可以寫成一篇教學行動研究小論文。
這是本學期全新的嘗試,也是可以繼續發展的教學精進方式。
感謝吳厝國小黃朝恭校長今天熱情的接待,林英杰主任及紀藶珊主任的妥善規劃,還有參與研習老師的投入互動,希望這樣的教學活動進行與經驗分享可以對老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特別感謝輔導團永隆國小蔡淑娟校長的率領及重慶國小賴麗品主任的協助,讓今天的協作輔導研習活動順利完成。

#客製化研習分享
#學生本位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旁聽學生國語演說比賽有感

旁聽學生國語演說比賽有感              20161206
三分鐘內要完成演說題目對於國小學生來說,若是沒有受過訓練,單單要完賽就有些難度,如果要把題目說好就真的不太容易。
三分鐘所說的話,若換算成文字,則大約要有四五百字左右的內容,所以這考驗著學生平時的作文能力,以及說話能力,必須要能針對主題來進行發揮,所以必須在平時就進行練習。
另外,是否可以就題目來進行發揮很重要,比如說,在校園裡最常見的人,我聽到學生大概都說是校長,是老師,是同學,但卻沒有把最給提點出來,雖有帶到邊,但卻沒有切中主題,稍微可惜。
在三分鐘演講的的結構部分,大致上就如同學生在寫作文時一樣,花最多時間在第一段的內容構思上,卻忽略了後面的內容結構該如何安排,所以總有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或是講到最後不知道如何結尾,沒有把題目完成的說完就下台了,這也是可惜之處。
另外,關於內容方面,要能完整呈現所要演說的題目,內容的鋪陳就很重要,此時可以善用譬喻,或是說說自己生活週遭所發生的事情或故事,都能讓內容更言之有物。
接下來說說令我驚訝的事情,比賽結束後,我看了小朋友準備的草稿用紙,有幾位小朋友使用心智圖來進行構思準備,相當棒的方法,且能有系統有條理的進行分析,如此一來就能在實際上場時做系統化的陳述,真的太令我佩服了。
最後,氣勢相當重要,可是鮮少看到學生能夠征服舞台,因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上場,如果家長或是老師沒有先給予試講的機會,教學生上台時該怎麼開場,儀態及站位如何展現,就很能看到學生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回想小時候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真的沒有這樣參加演說比賽,在群眾面前公開說話的機會,當時的我甚至還不敢主動報名參加比賽呢? 而今天參加比賽的小朋友相當棒,因為你們已經做到我當年不敢嘗試挑戰的事情了,老師以你們為榮,相信未來你們一定會表現得越來越好。
說話,是一輩子的能力,如果可以從小開始培養,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在各場合發揮說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