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口試題目類型的分析之3(口試題目之理念題)

口試題目類型的分析之

3.
【理念題】


        除了如何題「狀況題」這兩種口試時最常出現的問題之外,另有一種題目類型叫做『理念題』。

        理念題通常是提問的人想要知道被問的人的想法以及對於某議題的個人理念,至於為什麼要提問跟理念相關的問題呢?因為常常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在講他自己的理念的時,從中可以知道一個人心裡面所想的、所相信的,以及他的教育養成,學經歷背景及他的家庭成長歷程,因為一個人的成長,他的學習經過會影響到他這一個人的信念,個人的信念如果放在教育場域而言、當我們在考教師甄試時要選拔適合的老師,有教育理念的老師,找到一位可以為學生付出,為教育投入的老師,那我們可以從問老師的教育理念為何來入手,藉此知道這一位老師的教育理念。

       一個人的教育理念會影響這個人的教學,因此教師的教育理念相當重要,具有良善的教育理念的老師影響深遠,透過教學也會影響他所指導學生的想法及所作所為,更會影響這位老師未來在學校裡面會如何來投身教育,表面上看起來抽象的理念不太會立即影響到他人,但深遠來說,一定會對周遭的教育環境有所影響。一位老師如何成為一位老師的過程中,受了那些人影響,師承的過程或是家長教育,或是他人的指導,抑或是透過閱讀或是楷模學習,會想要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老師的形象,那麼理念會影響行動,進而投注在教學上,對於教育現場是有間接相關的,所以,一位老師的理念非常的重要,也因此常在口試甄選時被拿來提問,藉此了解一個人的想法。

        我們來談為什麼要問理念這樣抽象的問題,當我們進入考場時,若不是抽題的問答模式,主考官通常會請應考的人先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若沒有從自我介紹開始問,則有可能會問問理念這樣的問題,比如當主考官沒有預設立場要問什麼問題時,就會先這樣問:「老師,請說說看你的教育理念為何

                所以教育理念是一位要參加教師甄試的老師都要去思考的基本問題,有老師們在問可不可以在回答其他問題時,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包裹在回答的內容中來講出來?

                關於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可以的。當我們在回答類似如何題、及在回答狀況題這些類型的題目時,我們當然可以將我們的教育理念置入其中,除了回答問題本身之外,也可以藉此機會讓主考官知道我們的教育理念,可以藉此行銷自己,並讓自已的教育理念與回答問題的策略融合在一起,在這兩種題目的回答當中更全面的進行回答,讓聽得人知道我們是有想法且有做法的老師。因為理念無所不在,理念時時刻刻會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在行動之前一定會先有想法,理念會影響想法,想法會轉化為行動,彼此間都是互有關係的。

    所以我們在進行任何的回答時、在講如何做時、在講我們對於某些問題的觀策略及方法時,在講我們的問題解決方式,在講我們對於狀況的回應的時候,都可以將自己的理念派上用場,置入其中,讓聽得人可以知道我們是有理念、有想法且有做法的老師。所以個人的教育理念時什麼一定要仔細深入的思考。

                當我們知道很多時候口試場合中主考官在不知道要問考生什麼問題時,會請考生先來說說看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麼時,則可以事先準備,好好的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做完整的陳述。個人的教育理念可以是一句話、可以是一段話、也可以是簡單的幾個字,只要能夠去想看看你自己心裡面、腦海深處關於教育自己覺得最重要的那一句話是什麼,那通常就是你的教育理念了。我們不妨試試看請人提問,去回答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麼,當有人對我們進行提問時,我們會不自覺地以反射性的回應來說明自己理念是什麼,比如在口試練習的現場,常常會聽到老師說:「我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無他,為愛與榜樣。」可以從老師說的理念來延伸瞭解,這句話重視的就是老師的身教。

    身教示範,什麼叫做身教示範?

              舉例來說,我們在講節能減碳,每天老師身體力行關燈關電扇、吃飯時用的是環保餐具,出門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這個就叫做身教,除了在課堂上提醒學生要節能減碳,不斷的進行宣導,而且會在日常生活中奉行這樣的準則,讓小朋友們看在眼裡。所以,當我們在講這一句話的時候,我們所做種種事情,就可以是用來支撐我們的對於學生教學的最佳證據,這也跟老師的信念有關,有信念所想法,然後有行動,知行合一。所以當然可以拿來講,一個人的理通常不是單單只有一句話就能完成呈現,一定是一段可以完整陳述的話語,且抽象不意瞭解,因此很多人不知道理念是什麼,當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麼的時候,很容易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與觀點,因此必須對於自己的理念仔細思考,因為這一題理念題是萬用題,要參加教師甄試的老師們必須要事先準備,而且這一類型的題目屬於廣泛題,我們必須要去想想看我們的理念是什麼。

       有老師問我理念會不會改變?理念當然會改變!會隨著我們的年紀增長、會隨著我們與同儕的互動改變、會隨著我們去進修精進自己的教學而改變、會隨著教育潮流的改變,教育政策的更新進而影響到我們個人的教育理念。

   所以可以去想一想,在教育現場的不同時段及擔任不同職務,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有可能我們因為到了一個偏鄉學校,教了一個小班,發現了幾個學生的學習表現,因為看到學生的學習需要而改變了我們的作法、教法,進而改變了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會變動的!教育理念會隨著人跟人的相處、隨著我們所遭遇的處遇而調整而改變,這樣變動的教育理念沒有對錯,且每個教師的理念也會不同。以上所述的口試題目類型就是理念題

    在講完這個口試題目類型理念題的時候,我們來回顧一下前面第一個講到的是什麼題?「如何題」。然後呢?「狀況題」。第三個口試類型?「理念題」。

                其實,我在設定口試題目的時候是沒有按照先後順序的,可不可以在問考生問題時,先請考生回答自己的理念為何?然後再來問考生關於某個主題會如何來進行,策略為何?最後再給你一個狀況,問你如何因應,請你來試著回答。


                所以在回答任何問題時,可以視題目為何,問題核心為何? 自行評估回答的方式,也可以將回答的順序進行調整,或許我們可以先來想想看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麼,然後再想想看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遇到某些狀況時,我們會拿出來的方法來解答問題、我們所採行的策略是什麼?我們可以在這個脈絡之下去想一想如何回答,且如何完整的回答主考官所提出的問題。

#口試
#教師甄試

延伸閱讀
口試題目類型的分析之1(如何題) https://easytalkshow.blogspot.jp/2017/07/1.html
口試題目類型的分析之2(理念題) https://easytalkshow.blogspot.jp/2017/07/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